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释永信“倒台”一个多月后,最大受益人出现了
一条消息炸开了朋友圈:释永信倒台一个多月后,师徒旧账、权力暗流、寺中恩怨,全都浮出水面。有人说,这场风暴最大的赢家其实不是旁观群众,也不是那些闹得最凶的反对者,而是早早离场的释延鲁。
为什么一场寺庙权力更迭,会让一位曾经被驱逐的弟子,转身成了新赢家?这背后的门道,指不定比电视剧还精彩。
2015年,少林寺的钟声还在山门回响,释永信站在庙堂中央,气场全开,身边的释延鲁则是众人眼中的“武僧领头人”。
活动合影里,两人总是前后相随,谁能想到几年后,师徒情分会变成一纸举报?其实最初的裂痕,别人看不见。
寺里人私下议论,说释延鲁办事利落,能人所不能;释永信则总喜欢提醒大家:“规矩最重要,也得看清你的身份。”
然而,功夫到了这个份上,规矩成了最大的问题。
最要命的转折在于,2015年,释延鲁实名举报释永信。据知情人透露,那天夜里他只身带着整整一摞材料,连夜敲开了举报信箱。
少林寺里风声鹤唳,谁都不敢多说一句。
举报一出,坊间炸开了锅,谁知结果却是“调查无果”,释延鲁被以“违纪结婚”为由,直接请出了山门。
被踢出寺门的那天,释延鲁没回头。他回到家乡,重新拾起家里的武校。
不过,别人都觉得他完了,失了“少林”两字,哪还有什么底气?可偏偏,局面变了。
他自己招学生、带队伍,亲自设计课程,条件刚起步的时候,甚至自己给学生做饭收拾宿舍。
报名人数一年年上涨,2025年,武校已经扩到两万多名学生,分校开到了海外,办公室里依然挂着“少林精神”四个字。
有家长问他:“你还信佛吗?”他笑着说:“信,信的是本事。”
更离谱的是,学校一度推出“特警班”“国际营”,学费高得让人咋舌,但报名依旧爆满。
朋友圈里发着学生练功的视频,有评论说:“这比春晚还厉害。”
有人吐槽学费贵,有人调侃他是“还俗版马云”,但都承认——他活得比以往更自在。
释永信的处境却是天壤之别。
昔日威风不再,佛教协会摘掉了他的所有头衔,连寺里的老人都不避讳:“自作自受。”过去他注册了700多个商标,搞商业化、搞市场化,香火钱、门票钱、功德箱一项不落。更有老僧回忆,释永信有段时间,连身边人见了都得下跪,他却习以为常。
而今照片被撤,文章被删,徒弟们或远走,或沉默。有人说,风水轮流转,庙门难关过。
关键是,释永信的倒台,反而成就了释延鲁。**他不再受庙规约束,能结婚、能做生意、能把武校做大做强。
网友一句话:“会打拳不如会打广告,早还俗早发财。”
释延鲁的武校越办越红火,学生考进部队、警校,家长们一边心疼学费,一边又觉得值。
他管得严、要求高,但每年暑假,依然有数以千计的孩子来学功夫。
有人踢馆,被他一招制胜;有人问他还会不会回寺庙,他只是笑笑不答。
释永信的旧事,成了坊间闲谈的谈资。寺庙换了新主持,重归清净,游客体验感直线上升。
到底是规矩重要,还是生存重要?师徒之间,恩怨说不清,真本事最实在。
有老人说:“这些年过得太快,谁都想不到会是这样。”
如今,当年师徒同台的照片早成历史,释永信成了“前方丈”,释延鲁成了“武校掌门”。
生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风云突变。真正的赢家,不在于身份多高,而在于能否把握转折的勇气。
也许,世事无常,也许,恩怨难断,但谁的本事和底气,谁说了算。
风水轮流转,有人得意有人失意,这才是江湖的本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