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0 11:53

央行重磅定调!楼市迎来政策“及时雨”,房地产复苏在望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近日落下帷幕,会议释放出一系列重磅信号,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指明方向。这次会议不仅关乎金融市场的整体走向,更暗含多项对房地产行业具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动向,为持续低迷的楼市注入一剂强心针。


流动性充裕助力房地产融资环境改善
会议明确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这一表述对房地产行业意义重大。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意味着开发企业的融资难度有望降低,购房者的房贷申请门槛可能进一步放宽。当前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资金链紧张,这一政策导向将直接缓解行业压力。
央行强调“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表明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这意味着资金将更多流向有实际需求、有稳定回报的优质项目,而非全面放松。
融资成本下降减轻购房者与开发商双重压力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是本次会议的另一大亮点。对于购房者而言,融资成本下降可能意味着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减轻月供压力;对于开发商来说,融资成本降低将直接缓解企业的财务负担,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央行特别强调“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这表明未来可能通过政策利率调整,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结合此前已经实施的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更为宽松的信贷环境。
直接提及房地产:政策落地见效是关键


本次会议最值得关注的是直接提及房地产领域:“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这一表述传递出三层重要信息:一是强调已出台政策的落地执行,说明前期政策效果尚未完全显现;二是重点关注存量资源盘活,这与当前各地推行的“以购代建”等去库存政策相呼应;三是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表明房地产政策不再局限于短期刺激,而是注重制度性建设。
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房地产细分领域受益
会议提出“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强调“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这意味着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两重”领域,以及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两新”领域将获得重点金融支持。
对于房地产行业参与者而言,这意味着与“两重”“两新”相关的房地产项目可能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和融资便利。开发商应密切关注这些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以适应政策导向。
资本市场稳定工具有望间接提振房地产板块
会议特别提到“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一举措虽然直接针对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的稳定对房地产企业同样重要。许多上市房企目前面临股价持续下跌的困境,稳定资本市场的措施可能间接改善房企的融资环境和市场信心。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房地产风险防控
央行表示要“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这一点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因为长期收益率变化直接影响房贷利率和开发商融资成本。同时,宏观审慎评估框架也包含对房地产信贷的监测,避免过度杠杆化积累系统性风险。
对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的建议
对于购房者而言,当前政策环境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需求,房贷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是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入市的较好时机。但需注意,政策鼓励的是“住”而非“炒”,投资投机性需求仍受限制。
对于开发商来说,应积极适应“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过去高杠杆、高周转模式转向注重产品质量、运营管理的发展路径。重点关注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等政策支持领域,优化业务布局。
对于行业观察者,我们判断此次央行例会释放的政策信号将逐步传导至房地产市场,但效果显现需要时间。预计四季度房地产政策环境将持续改善,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总体而言,央行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积极信号,多项政策举措直指行业当前痛点。然而,市场参与者也应保持理性,认识到行业转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政策东风下稳步前行,共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房地产行业正迎来关键转折点。只有深刻理解政策意图,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才能在行业新周期中把握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行重磅定调!楼市迎来政策“及时雨”,房地产复苏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