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私人相册中的苏州:古老的城墙、可耻的女伪警和无奈的慰安妇
淞沪会战一打完,日本侵略军就迫不及待地把黑手伸到了江南一带。这张照片拍的是顺着运河打向苏州的日本兵,他们瞅着路边日本军官手里的相机,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都说天上美如天堂,地上苏杭最是风光。苏州这座城,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无比繁华的宝地。远远瞧那苏州城墙,就像条大龙横卧在护城河那边,只可惜再结实的城墙,也挡不住日本侵略者的脚步。
在苏州城外的小路上,有个汉子正赶着马车朝城门行进。早在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就让伍子胥负责建造土城,这座城方圆四十七里,成了苏州城最初的模样。后来,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了改造或扩建,现在看到的城墙是清初时建的。
1937年11月19日那天,苏州被日军侵占了。这张照片是拍自平门前面的,画面里一辆日本军车停着,车上挤满了日本兵,一个日本军官拿着大刀站在车前作威作福。旁边的城门那儿乱糟糟的,一片凄凉景象。
在日军发起攻城战前,他们毫无顾忌地对风景如画、物产丰饶的苏州城进行了疯狂的轰炸,众多房屋倒塌,许多无辜百姓在爆炸中丧生。照片里,日本士兵肩扛步枪,走过一片废墟,手上还提着从城中抢来的物品。
站在苏州北寺塔顶望向城里街道,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路上几乎见不着人走动,这座往日热闹的城,因日本人的侵占变得格外萧条。
一队日本军车顺着平门接连驶入苏州城,当地的老百姓只能默默站在路旁看着。城门口,站着两个助纣为虐的日伪警察。
城墙上站着四个给日本人卖命的假警察,他们受着汉奸的指挥。这些假警察胸前挂着身份牌,胳膊上戴着白色臂章。走在前头的两个是女警察,她们只穿着制服,没系腰带。
一列载客的火车停在了苏州站,几个戴眼镜的日本兵从车上下来,站在站台标有日文的牌子前拍照。
日本兵站在虎丘山上剑池边,仰望着虎丘塔。这塔在阊门外头的虎丘山上,是苏州现在最老的塔了。它跟同时期杭州的雷峰塔长得挺像,所以被大家叫做“江南的两座老古塔”。
五个日本兵曾坐在剑池旁的大石头上拍了张合影,背后“虎丘剑池”四个字,笔力遒劲,据说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但日本兵却误把这字认成了王羲之的。
在日本神社前,有日本士兵在拍照,他们身后的灯柱上刻着“和平”“兴亚”的字样。这两个日本兵个子都不高,胳膊腿都短短的,估计连一米四都不到,怪不得古时候中国人瞧不上他们,称他们的国家为“倭国”。
靠近日军营地的地方,有个日本士兵拿着本小册子,装作要给中国小孩讲故事的架势。那小男孩没穿上衣,光着脚丫,画面里能明显看出他心里头的不安。
1月1日是日本人的元旦,当时有一群日本兵在军营里打糍粑,他们用的木槌和石槽都是日本本土的器具,不过和我国南方用的很是相像。
一张照片上,三个日本兵和两位朝鲜慰安妇站在一起,其中一位慰安妇微微低着头,脸上满是无奈。在日本侵华那段时间,日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在他们占领的地方建了好多慰安所,很多中国、朝鲜,甚至日本本土的女子都受到了日军的残酷迫害。
日本军人在驻扎地周边的草地上搞野餐聚会,还强迫不少慰安妇混在人群里,给他们取乐助兴。
一个秃头的日本军官与十多位慰安妇一同拍了张照片。那些慰安妇穿着艳丽却强装欢笑,而那军官却蹲在她们身前,满脸得意,模样让人看了就心生厌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