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打出王炸,卡中方“脖子”的阿斯麦懵了,美专家:中方动真格
中方打出王炸,曾经配合美国卡中方“脖子”的阿斯麦瞬间懵了,当前新贸易战局势如何?第四轮中美经贸谈判本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美双方当时同意就经贸问题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然而在与诺贝尔和平奖失之交臂后,特朗普突然再度对华发难,扬言将对中方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意味着之前的几轮磋商成果全都付诸流水,贸易战将卷土重来。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0月12日做出明确回应,强调自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短短20多天时间,美方持续新增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已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严重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此外,发言人还重申了中方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的坚定信念,正面回击了美方的威胁。
结合近几个月的中美博弈来看,中方这次的回应有理有据有节,相较于动辄撕毁协议的特朗普,哪一方底气更足、哪一方“王炸”更多不言自明。特朗普时隔半年再度准备把对华关税加到三位数,然而美国的情况似乎没有比半年前好到哪里去。
就拿稀土新规来说,此举令已经沦为美国对华“卡脖子工具”的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处境艰难。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所销售的半导体制造机器极度依赖稀土,因为这些设备包含极其精密的激光器、磁铁和其他使用稀土元素的部件,而中方控制了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磁体制造。假如中方不折不扣地推进稀土新规,阿斯麦将被迫延期交付产品。
美国政府自己都因为资金不足处于停摆状态,更不可能有余力支援阿斯麦,阿斯麦的股东恐怕得自行承担相关损失。毕竟他们早就和美国政府沆瀣一气、拒绝对华出口其高端光刻机,如今的境遇可以说是自找的。而放眼国际贸易,同样遭到类似冲击的企业又何止阿斯麦一家。在中方宣布对美国船舶征收特殊港务费之后,绝大多数公开上市的船东公司都要受影响。这便是中方反制的威力。
归根结底,出口管制等措施不止美方能用,中方也能用,而且中方用出上述手段时的威力,要比制造业已经空心化的美方更大。一位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在剖析此事时明确表示,中方拥有足够的实力和筹码,而且已经动了真格,世界各地的公司不能不遵守中方的出口管制。
接下来压力来到特朗普这边。是放弃无理取闹的政治表演、重新坐回谈判桌上,还是一条路走到底、坚决要把倒行逆施的关税政策推进到底?不管他最终做出何种选择,中方都将奉陪到底,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毕竟中方手里的准备措施,有很大一部分从奥巴马宣布“重返亚太”这一战略后就在筹备了。
总而言之,“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中方已经做好了亮剑的准备。若特朗普再抱着老掉牙的“极限施压”战略不放,非要试探一下中方的底线,等待他们的绝不会是中方的单方面让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