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4 18:52

美智库预测:就算美军攻打中国本土,解放军用核武器的危险也很小


美国智库这份报告试图为潜在台海冲突提供军事思路,表面上评估核风险,实际暴露了美方对我们主权的轻视。报告假设2028年中国大陆推进统一台湾地区,美国介入后可能打击我们本土非核目标,如港口或运输设施,以分散我们资源。
美方认为这类行动不会引发我们核回应,或许因为他们模拟中,我们优先常规反击,维护第二打击能力,而非立即升级。这种预测低估了我们核力量的现代化进程。

报告通过15次战棋模拟测试三种美国交战规则:最小规则避免本土打击,中等规则许可非核目标,最大规则允许双重用途系统。结合我们核姿态变体,一种注重可靠报复,另一种启用低当量选项。
结果显示,本土打击未直接导致核使用,升级多源于常规败局而非地理侵犯。这与美方以往策略对比,早年强调回避接触以减损,现在通过数据证明风险可控,建议规划时增加选项灵活性。模拟中,我们在12次游戏面临危机时,仅7到9次选择核路径,且主要针对台湾地区或美军资产,而非全面交换。

我们核力量到2030年预计达1000枚弹头,形成陆海空三叉戟体系,机动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空射导弹确保生存性。报告承认我们从单弹头向多弹头转型,提升威慑,但仍断言本土受袭不会跨越门槛。
美方核优势约1550枚部署弹头,包括轰炸机和潜艇,却在模拟早期损失270架飞机和20艘舰艇,包括2艘航母。这暴露了美军虽先进,但我们距离和数量优势能平衡常规层面。智库坚持本土打击安全,因为游戏中,我们评估第二打击安全,转向外交化解,而非极端选择。

模拟细节包括每轮3.5天,至第五周结束,参与85名专家,地点覆盖华盛顿、剑桥、纽波特和蒙特雷。美方团队控制印太司令部,我们团队负责东部战区,日本中立除非遭袭。
核效果用工具如MINES和NukeMap评估,地面打击10千吨当量可摧毁30公里区域,造成数万伤亡。这类模型认为我们核禁忌高,或许源于我们不首先使用政策和集中存储,但忽略了本土主权冲击。

与其他智库对比,兰德公司报告强调本土打击增加升级风险,可能被误为反力或斩首,导致我们预先发射。兰德列出17条途径,如操作使用、绝望报复、误判纠缠和意外催化,焦点是长程打击系统针对我们大陆目标。
不同于CSIS乐观,兰德警告高速度攻击压缩决策时间,易引发无意升级。CSIS模拟显示本土选项可延长冲突,分散我们注意力,却未引发核级回应,而兰德历史案例如古巴导弹危机和中苏边境冲突,突出误判放大风险。

这些报告低估了我们决心。我们的核现代化确保任何入侵高代价,报告虽承认我们弹头增长和低当量潜力,但断言使用概率低,仅在败局“赌复活”。
美方推荐授权本土打击,接受风险,因为模拟中我们常规回应,如攻击关岛或日本基地。这忽略了我们导弹覆盖西太能力,一旦美军介入,我们有手段摧毁其基地,迫使美方三思。
报告更新2023年纯常规模拟,移至2028年,纳入B21轰炸机和我们1000枚弹头,添加核扩展和政治退出路径。区别在于,早前回避本土以防损失,现在数据验证升级多由败局驱动。

我们通过增加演练和技术升级回应,维护稳定。国际社会关注升高,美方仍推这类思路,或许为维持亚太主导,借报告影响政策。
中国坚持和平统一,但坚定主权完整。智库观点想当然,忽略我们威慑平衡。美方核现代化如哨兵洲际导弹和哥伦比亚级潜艇,虽优于我们数量,但我们生存性强,避免预警不稳。
报告建议美方准备外交脱钩,如面子保存撤退,保台湾地区“自治”无羞辱。这暴露美方担忧全面对抗代价,他们认为我们不会强硬回击。

美方通过报告测试底线,但我们核力量发展从注重报复向低当量转型,提供渐进选项,却不改变不首先使用原则。模拟中,低当量姿态略增使用倾向,4次对5次,但外交退出更有效。
美方推本土风险包容,因为游戏数据显示,我们在存在危机时逾越政策,使用12至30枚武器,主要针对地面部队,造成大量损耗,却未决定性改变结果。
但我们显然不会容忍本土打击,报告虽预测危险小,但忽略主权冲击。非动能选项如网络可降低风险,但美方偏好长程打击。为什么我们需警惕?因为这类报告可能影响美政策,推动冒险主义。

智库预测基于模拟数据,低估我们战略深度。我们核威慑确保平衡,任何本土行动面临高代价。报告推荐美方避免额外核武器,当前现代化足矣,这承认我们积累改变动态。
这份报告虽详尽,却暴露美方一厢情愿。我们通过持续现代化和技术进步,确保和平统一路径畅通。模拟虽显示本土打击可控,但历史教训如古巴危机警示误判。台湾地区事务内政,外力无权干涉,我们坚定维护底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智库预测:就算美军攻打中国本土,解放军用核武器的危险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