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的”更近了?全国首个示范验证机场迎来首次验证飞行
记者今日获悉,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示范验证机场日前迎来了首次验证飞行,这也是全国首个示范验证机场的首次验证试飞。此次试飞将为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完善低空航线网络及建设低空超级枢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此次试飞航线连接了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与成都未来科技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示范验证机场,是成都市首条东西向穿越龙泉山的低空通道,直线距离达40公里。
负责本次验证试飞的民航二所工程技术团队在任务起降点完成了全方位飞行服务保障设备的部署:其航站楼二楼配备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系统、亿飞伴地面站、数字化远程塔台与VHF电台、气象自观测设备;直升机上搭载了便携式北斗多模机载终端和亿飞伴电子飞行包(EFB);起降点部署了两套通航ADS-B地面站,构建起立体化的飞行保障网络。
当日计划起飞前一小时,天空飘起了细雨,但起降点能见度和云底高始终保持在飞行标准之上。上午9点30分,沃飞长空的橙红色阿古斯塔AW109型直升机准时从欧洲中心楼顶起飞。起飞的同时,该飞行任务ID代码图标出现在民航二所北斗公司研发的“低空飞行运行保障系统”界面上,一条红色虚线清晰勾勒出它的航迹。直升机向东穿越龙泉山脉,直奔示范验证机场。
9点42分,伴随着由远及近的轰鸣声,“来了!来了!”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全程仅用12分钟,直升机便稳稳降落在指定起降点,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迎来了首位“空中访客”。10点整,直升机按计划安全返航。
本次验证飞行的圆满成功,不仅检验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在城市复杂环境和跨山区航线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更为民航飞行安全标准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同时,显著提升了低空飞行的可控性与可预测性,为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低空飞行运行模式积累了重要经验。
此外,作为民航科技未来的重要载体,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通过此次验证飞行,成功验证了从城市中心构建“空中走廊”的可行性,检验了示范验证机场基础设施的完备性,证明了民航二所技术装备在飞行服务保障中的可靠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怡霏 供图 受访单位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淇 审核 张家华
页:
[1]